导航菜单
首页 >  » 正文

中国人在宇宙空间建造了“安家”

天宫一号昨天(18日)下午单独飞行200多天,绕地球3000多圈,终于与“神舟”9号迎来了自动对接。

对接后,3名宇航员从神舟9号进入天宫1号,在宇宙空间的“新家”开始了工作和生活。

43小时,绕地球近30圈后,昨天下午2点1分,9号终于赶上天宫1号,在30米的距离,对接前最后一个短暂的停泊。然后,以秒速约0.2米的相对速度,慢慢地接近天宫1号。

2时07分,9号与天宫1号对接环一接触,随即尾部的4台发动机被点燃,飞船被轻轻推入天宫臂内。不到8分钟,对接机构就完成了捕获、缓冲、接近和锁定四个过程。在一系列监视之后,地面上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2点21分宣布对接成功。

屏幕上,9号和天宫1号作为由两个点合成一个点的“单元”,环绕地球。宇航员依次打开返回模块和轨道模块之间、轨道模块和对接通道之间的两个舱口。压力平衡完成后的17点6分,神舟9号和天宫1号之间的最后一个舱口打开了。

坞站详细信息

神舟宇宙飞船9号于16日傍晚载着3名宇航员前往太空。按照既定飞行计划,飞船将在轨道上飞行10多天,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对接。第一次是自动的,第二次是手动的。

发射前约20天,天宫1号开始轨道调整,进入高度34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,调整载人环境等待对接。

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17日凌晨开始反复进行变轨控制,对近地点提起、轨道面偏移修正、远地点提起、轨道圆轨道化和组合修正,将“神舟”9号控制到天宫1号后方约52公里,做好对接准备。

据中国首个载人对接监控通信指挥部飞行控制组组长“麻永平”介绍,18日上午11点左右,“神舟”号将转为自控飞行,与天宫一号进行自动对接。这个过程与天宫1号和神舟8号的对接基本一致。

9日和天宫一号自动对接形成单元后,航天员将在地面指挥和支援下,完成单元状态设定和检查,依次打开各模块门,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实验模块。

复合飞行期间,对象飞机进行飞行控制,宇宙飞船处于停泊状态。三名宇航员将在船上用餐,在天宫一号进行科学实验、技术试验、训练和休息。

随后,三名宇航员将返回飞船,依次关闭各节的大门。宇宙飞船从目标飞行体自主躲避到约400米的地点后,自主接近目标飞行体,在140米的地点停泊。

航天员随后会操纵姿态,或错开方向盘,瞄准目标飞行器,控制飞船逐渐靠近目标飞行器,与对接机构接触,完成对接。三名宇航员再次进入天宫一号停留。

在飞船返回之前,三名宇航员将返回飞船返回模块。两个飞行体分离,宇航员手动退避到140米处。宇宙飞船变成了自主控制,一直躲避到5公里的安全距离。

随后,飞船将返回着陆场,机组人员将立即完成对宇航员的搜索和返回模块的回收。天宫一号改轨为370公里的自主飞行轨道,进入长期轨道投入。